(中央社)

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發布闢謠資訊,有民眾疑惑,泡麵含有很多防腐劑,才能長期保存,是不是真的?

食藥署表示,根據食品添加物規定,泡麵麵體不能添加防腐劑。大多數泡麵會先蒸煮再油炸,其中蒸煮及油炸都能達到殺菌效果,高溫油炸會使泡麵脫水,大幅減少泡麵麵體水分含量,使殘存的或外來微生物都無法繁殖,降低腐敗劣變發生,達到延長保存期限的目的。

泡麵多屬高油、高鹽的重口味,食藥署建議,應自行加入青菜、雞蛋等食材,補充泡麵所缺乏的營養素,並且減少醬料、油包的用量,減少身體的負擔。

麵沒有防腐劑,不代表醬料包沒有

華人健康網報導,目前國內法規並未限定所有配料包都不能添加防腐劑,且大千綜合醫院營養師李易真表示, 即使泡麵的醬料及調味包在製作過程中沒有額外添加防腐劑,但大部分市售泡麵調味包裡面含有醬油、辣椒醬等調味品,這些被當作調味包原料的醬料,可能原本就有添加防腐劑。

因此營養師建議,煮泡麵時少放一點調味包且湯不要喝,麵體先燙過再煮,最後就是多加點青菜,增加膳食纖維。

泡麵一碗就超過等於一日的鹽攝取量

風向新聞報導, 2015年台中一對快80歲患有腎臟病的老夫婦,因為家裡有許多泡麵,連續一星期每天吃一包,連湯都喝完,結果夫妻倆的腎臟惡化送醫治療,嚴重到差點得洗腎。醫師表示,泡麵中的調味包含有高鹽分,腎臟病患者不能多吃。

康健雜誌報導,台灣每日食鹽建議量6公克,等於2,400毫克的鈉,而世界衛生組織(WHO)建議更為嚴謹,建議每日不超過5公克的食鹽(2000毫克的鈉)。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2005-200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,19-64歲的國人每日平均鹽攝取量為10.2克 (相當於4,074毫克的鈉),超標建議量約2倍。

我們所吃進的鈉10%是來自食物中天然存在的鈉,而烹調加入的鈉只佔10-15%,絕大部分的鈉(75-80%)皆來自食品加工過程或是在吃飯時額外添加的醬油、烏醋等。

市售加工食品含鹽量以泡麵最高,平均含5.9公克,佔每日建議量的98%,等於一碗麵下肚就達到一日的建議攝取量。

泡麵多用「抗氧化劑」,與防腐劑不同

聯合報導,食品中若含有脂肪,經氧化很容易壞掉,例如泡麵、油品放久了,就會產生油耗味。而維他命E可當作抗氧化劑,防止脂肪氧化,一般大多用於泡麵、葵花油等植物油產品中。

根據衛福部規範,每300公克食品中,不能含超過18毫克維他命E;成人每天維他命E最大建議攝取量為1,000毫克,如果過量,恐導致全身性出血,例如牙齦出血、腸胃道出血、月經量多等。

國家網路醫藥文章指出,很多人都誤認泡麵裡有防腐劑所以不能多吃,事實上泡麵裡主要的食品添加物是一種叫做抗氧化劑的成分。很多人以訛傳訛,就把抗氧化劑當成是防腐劑了,其實這兩者是很不一樣的東西。

最常被使用的天然抗氧化劑,其實就是很多女士愛用的維生素E,加了它就可以防止泡麵在保存期滿前發生油耗味問題。當然從營養學的觀點,泡麵這種食物偶而點心或充饑可以,但不宜照三頓都只吃它,否則營養會不良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泡麵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ge45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